更新时间:2024-11-23 16:38:01点击:
青藏高原水域被一些文艺作品称作“地球眼泪”。“地球眼泪”有多咸?智能水下机器人可以问。
科技日报记者30日从哈尔滨工程大学得知,近日,哈工程、青海大学、三江源研究院三方构成牵头科考队,赶赴青藏高原唐蕃古道要地,利用智能水下机器人对苦拔海(豆错)、河厉桥(龙羊峡)水质信息观测与收集,对三江源区水道与路网的变迁特征展开研究,这是国内首次利用智能水下机器人对高原地区水域展开水质信息观测与收集,具备开拓性意义。被称作“亚洲水塔”的青藏高原是中国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最严苛的区域之一。
由于青藏高原的暖湿化,高原湖泊面积减小盐度减少,近年来,国家大大增大对青藏高原水环境保护力度,为分析高原加剧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前进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缮,确保青藏高原水生态环境安全性,的组织了本次科学考察。以往使用传统人工方式在青藏高原展开水下分层观测,用船在有所不同登录方位投入、再行重复使用观测设备定点测量,费时费力,不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大,且不能获得某几个方位点的水质信息。此次使用水下机器人观测,不受天气影响小,可以动态收集其航行范围内的水质数据,填补了人工定点收集数据测量方式的严重不足,节省人力物力。
本次科学考察所用于的智能水下机器人是由哈尔滨工程大学水下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孙玉山教授团队与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李铁键教授团队联合研制的。该智能水下机器人具备自主化程度低,需要长时间自律展开水下水文信息详尽观测作业。在孙玉山教授指导下,科考团队6名成员在3天内对登录的水域有所不同深度的水文信息展开了观测,重复使用取得了该水域的地形、流速、温度、盐度、浊度、pH值等最重要的水文水质信息。
本文来源:南宫NG·28-www.etmoc.net